n142430

标签: 俄罗斯

俄罗斯虽然现在一直都和中国保持着最紧密的联系,两国关系也是前所未有的亲近

俄罗斯虽然现在一直都和中国保持着最紧密的联系,两国关系也是前所未有的亲近

俄罗斯虽然现在一直都和中国保持着最紧密的联系,两国关系也是前所未有的亲近,但实际上,俄罗斯心里始终是对中国有着警戒和提防的,别忘了普京上台的口号就是:“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一个本想夺回战略自主权的宏伟计划,最终却让自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依赖,这听起来像个很大的矛盾,可这恰恰是俄罗斯正在面对的现实。普京上台时那句“给我20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描绘的是一个完全独立、在世界舞台上能自己说了算的国家,没想到现实却开了个大玩笑,尤其是乌克兰冲突之后,莫斯科每一步追求自主的努力,似乎都在加深对东边邻国中国的依赖。这个计划的起点就是那句响亮的承诺,普京心里的“强大”定义很清楚:一方面,是刻在骨子里的国家自尊,意味着在国际上有绝对话语权,不用看任何人脸色;另一方面,这份强大还连着历史的荣光,是对苏联超级大国地位的深切怀念。说白了,核心就一个:俄罗斯绝不能做谁的附庸或“小弟”,必须是世界棋盘上能自己做主的独立棋手。可再宏伟的蓝图也得在现实中经受考验,而乌克兰就成了最硬的那块试金石,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既有防守的焦虑,也有进攻的盘算。防守上它要保住克里米亚这样的核心利益,守住东欧地缘安全的红线,为此不惜和西方彻底翻脸,进攻上它或许也想借着拿下乌克兰这个关键跳板,为日后扩大影响力铺路。可没想到,这场本以为能速战速决的行动却把俄罗斯拖进了战争泥潭,西方一拥而上的严厉制裁几乎锁死了它的经济命脉,逼得它只能靠能源出口和少数几个伙伴勉强维持。一个很讽刺的结果就出现了:一场为了捍卫和扩大自主权的战争,反而从根本上削弱了自主能力,让它迫切需要一个强大的外援来稳住局面。于是,俄罗斯开始不太情愿地把目光转向东方,在被西方全面孤立后,中国的经济支持成了不可缺少的生命线,能源贸易用人民币结算、大量商品从中国进口,这些都实实在在地给俄罗斯经济输了血,政治上,中国也成了少数能在国际上理解其处境并提供支持的大国。但这种依赖的加深和俄罗斯内心的大国骄傲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毕竟,一个继承了苏联记忆的国家,很难拉下脸面事事求人,这种矛盾心态让它在接受帮助的同时,始终保持着一份警惕。所以在行动上,俄罗斯依旧死守着最后的自主权,尤其是核心军事战略和顶层外交这些事,坚持自己拿主意,绝不会全盘听别人的。两国关系更像是“互相搭台、互不拆台”的务实伙伴,合作归合作,客气归客气,普京心里那本“强大俄罗斯”的账一刻也没停过盘算。走到现在,俄罗斯高层或许已经清楚地认识到,重现苏联荣光的旧梦怕是遥不可及了,在可预见的未来,其综合国力会持续落后于中国。同时,它和美国及其盟友的矛盾已经根深蒂固,对抗会是常态,这就意味着,对华关系不再是备选项,而是无可替代的战略必需品。普京那个“强大俄罗斯”的梦想并没有熄灭,但通往梦想的路线已经被迫调整,未来的俄罗斯注定要长期在“靠中国求稳定”和“坚持自主谋长远”的内在张力之间走钢丝,它追求强大的决心还在,可这条路,无疑比当初设想的要曲折得多,也更考验平衡的技巧。
快报!快报!俄罗斯正式宣布了8月15日,俄库尔斯克州代理州长称,乌军

快报!快报!俄罗斯正式宣布了8月15日,俄库尔斯克州代理州长称,乌军

快报!快报!俄罗斯正式宣布了8月15日,俄库尔斯克州代理州长称,乌军无人机凌晨突袭该州热列兹诺多罗日内区居民楼,引发火灾,造成1死10伤,事发地距边境约150公里,属俄战略缓冲地带。该区域虽非军事要地,但周边有粮食仓储枢纽,打击可制造恐慌、削弱俄后勤。且袭击恰逢北约向乌提供远程武器,战术协同明显。咱们从这次袭击事件来看,乌克兰不仅仅是在增强自身的技术能力,显然背后也有更深的战术考量。用改装过的无人机对远离前线的目标进行攻击,难道是为了单纯的“打击敌人”?显然不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这背后更深层次的意图,涉及到战略扰乱和心理战的双重作用。在库尔斯克州这种相对平民化的地区进行袭击,不仅会制造俄罗斯国内的恐慌,破坏居民的生活秩序,而且还会影响到俄方的后勤保障。尤其是该地区粮食仓储枢纽的存在,一旦被攻击,势必对俄罗斯的物流系统造成影响。虽然乌克兰可能并不打算一次性摧毁这些重要设施,但通过这种局部的扰乱,可以在不直接与俄罗斯主力军队发生大规模冲突的情况下,依然给对方造成持续的麻烦。这也能够削弱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的持续作战能力。实际上,这种类型的“软目标”攻击越来越成为现代战争中的常见战术。它的效果不仅仅是战术层面的,更多的是一种战略上的“咬牙切齿”,通过打击普通民众和日常生活,来让敌方感受到战争带来的痛苦和不安。这不仅是对军事目标的攻击,还是对国家稳定性的挑战。而北约的支持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尤为关键。随着提供更多远程武器和技术支持,乌克兰有了更大的打击范围和精准打击的能力。俄罗斯曾在多个场合中提出,北约的“武器支持”无疑是对乌克兰军事行动的一种刺激。这一系列的袭击正是两方博弈的延续,尤其是当乌克兰具备了利用现代科技(例如卫星定位和无人机技术)来精准打击后方目标的能力时,俄罗斯不仅要面对直接的军事压力,还要考虑到民间的心理影响。这场冲突很明显已经不止是单纯的军事冲突,而是各方在全方位的“博弈”,无论是信息战、技术战,还是后勤战,都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战场上。双方的军事行动已经渗透到普通民众的生活当中,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未来的战争是否会更多地依赖这种高科技的、远距离的、非接触式的攻击方式,而传统的地面战争是否会因此逐渐边缘化。当然,正如这种袭击带来的争议一样,乌克兰的这种战术是否真的能够给俄罗斯造成足够的战略打击,仍然需要时间来检验。每一次针对“软目标”的攻击,虽然能够短期内取得战术上的胜利,但能否真正改变战局,依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毕竟,单靠局部的胜利并不意味着战略的全面胜利。俄罗斯方面可能会在这种情况下加大对边境地区的防守力度,并对乌克兰的无人机技术采取反制措施。另一方面,乌克兰是否能够保持这种攻击的频率和准确性,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毕竟这种高技术的攻击方式不仅成本高,而且面临技术、情报等多方面的制约。看起来,双方的这场博弈仍然在持续升级。从技术到战略,从战术到心理战,这一系列复杂的因素都在不断影响着战局的变化。战场之外的溢出效应,正在成为影响战争走向的一个关键因素。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库尔斯克空袭库尔斯克州前线库尔斯克局势俄边城遭袭库尔斯克战果库尔斯克战况库尔斯克冲突
#特朗普称与普京会晤不是为乌谈判#【美俄总统即将会晤,美媒:特朗普称,他前往阿拉

#特朗普称与普京会晤不是为乌谈判#【美俄总统即将会晤,美媒:特朗普称,他前往阿拉

#特朗普称与普京会晤不是为乌谈判#【美俄总统即将会晤,美媒:特朗普称,他前往阿拉斯加“不是为乌克兰谈判”】俄罗斯总统普京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当地时间8月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举行会晤。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特朗普15日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称,他前往阿拉斯加不是为了代表乌克兰斡旋达成有关协议。报道称,特朗普说,他的目的是使普京坐到谈判桌前。“我的目的不是为乌克兰谈判。”特朗普补充称。报道还称,特朗普也没有承诺把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作为结束俄乌冲突协议的一部分,但他表示对此持开放态度,同时称欧洲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特朗普与普京将于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会晤。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此前援引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的话报道称,普京和特朗普将集中讨论乌克兰危机的长期和平解决方案。综合俄新社等媒体15日报道,俄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采访时称,在俄美总统会晤开始前,俄方不对会晤结果作任何猜测。他还称,俄方立场明确,并有相关论据,俄方将在俄美总统会晤中阐明己方明确立场。
【#一图看懂普特会前美俄高层接触时间线#】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8月15

【#一图看懂普特会前美俄高层接触时间线#】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8月15

【#一图看懂普特会前美俄高层接触时间线#】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8月15日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举行会晤。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以来,美俄高层之间已经有过多次互动。一图看懂“普特会”前美俄高层接触时间线↓↓#2分钟带你看懂历次普特会##普特会为何选在阿拉斯加的这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王晓莹)
【外媒:#特朗普将以最高礼遇接待普京#】据俄罗斯卫星社8月15日报道,美国全国广

【外媒:#特朗普将以最高礼遇接待普京#】据俄罗斯卫星社8月15日报道,美国全国广

【外媒:#特朗普将以最高礼遇接待普京#】据俄罗斯卫星社8月15日报道,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电视台援引白宫消息人士的话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在阿拉斯加以最高礼遇接待俄罗斯总统普京,并在其抵达时亲自迎接。报道说:“据两名高级政府官员称,预计特朗普将在俄罗斯总统普京15日抵达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基地时以最高礼遇迎接,他计划亲自迎接俄罗斯领导人。”官员们强调,会谈的具体细节仍在协调中。俄美两国总统将于8月15日举行会谈。两位领导人的会晤将在阿拉斯加的埃尔门多夫-理查森联合基地举行。#俄美总统会晤或涉4项议题#
“6亿一架,500枚导弹一起打包!”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在伊斯兰堡防务展上直接摊牌

“6亿一架,500枚导弹一起打包!”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在伊斯兰堡防务展上直接摊牌

“6亿一架,500枚导弹一起打包!”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在伊斯兰堡防务展上直接摊牌,点名要歼-35甚至歼-20。退役中将帅化民在电视连线里摇头:“20系列我们还没外卖先例。这声“没卖过”像块石头砸进南亚的军火池。谁都清楚,巴基斯坦掏出6亿美元买战机,不是拍脑袋的决定。前阵子土耳其那30架T129直升机还停在厂房里生锈,美国一句话掐断发动机供应,巴铁的定金打了水漂,边境巡逻的直升机队直接空了一半。如今他们攥着钱找中国,更像是抱着救命稻草。救命稻草的另一头,是印度空军越拉越长的装备清单。法国“阵风”刚在德里上空搞了编队飞行,俄罗斯的苏-57代表团就住进了新德里的酒店。最让巴基斯坦空军睡不着的是印度那条“光辉”生产线—虽然这战机连印度飞行员都吐槽,但架不住它一个月下线3架,数量堆久了也成威慑。这时候把歼-20摆上台面,巴铁打得什么算盘?军迷都知道,这战机机身上的隐身涂层能吸收90%的雷达波,WS-15发动机开加力时能推着它冲破音障,座舱里的分布式光学孔径系统,能让飞行员“看穿”机身—这些技术拿出去,等于把中国航空工业的家底亮出来。就像美国当年死死攥着F-22不卖,歼-20现在也是非卖品。非卖品有非卖品的道理,但歼-35不一样。这款战机从娘胎里就带着“外贸基因”,机翼下的挂架能兼容巴基斯坦现有的美式导弹,雷达探测距离比印度“阵风”多50公里。6亿美元的报价里还藏着猫腻:三年免费保养,送两套备用发动机,连飞行员模拟器都打包在内。算下来,比买美国F-35省出半支舰队的钱。更深的账在合作清单里。中巴合作造枭龙的时候,中国连生产线带图纸都给了巴基斯坦,现在卡拉奇的工厂能自己攒战机。这种“授人以渔”的合作,俄罗斯不会给,美国更不可能。如今巴铁盯着歼-35,眼里不光是战机,还有背后的生产线技术—他们想把战机维修厂建在自己国土上。但中国有自己的节奏。就像美国对F-22的出口禁令卡了二十年,尖端武器从来都是“卖旧不卖新”。歼-20现在还是中国空军的主力,生产线正忙着给部队供货,哪有功夫管外贸?真要出口,也得等更先进的机型列装了,这是国际惯例。印度那边也没闲着。他们最近在日内瓦军控会议上放话,说中国敢卖歼-35,印度就加速买S-400。这话听着凶,懂行的都在偷笑——俄罗斯那套防空系统,去年在叙利亚连以色列的F-35都没拦住,真对上歼-35,怕是也够呛。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在防务展上那番话,一半是说给国内听的,一半是说给中国听的。他清楚,中巴合作从来不是简单的买卖。当年枭龙战机从图纸到首飞用了十年,其间印度多少次放话施压,最后还不是成了?现在的歼-35交易,或许也在走同样的路。可能不会是“6亿一架”这么简单,说不定会像枭龙那样搞联合生产,巴基斯坦出厂房,中国出技术,最后造出来的战机既有中国芯,又带着巴基斯坦的印记。毕竟在南亚这片地界,巴基斯坦的天空稳了,中国的西南方才更稳。而一款能镇住场子的先进战机,就是给这片天空上的保险。至于最后是歼-35还是别的什么机型,不过是时间和细节的问题。
【#俄外长称不预设俄美元首会晤结果#,俄罗斯立场明确】据俄罗斯塔斯社8月15日报

【#俄外长称不预设俄美元首会晤结果#,俄罗斯立场明确】据俄罗斯塔斯社8月15日报

【#俄外长称不预设俄美元首会晤结果#,俄罗斯立场明确】据俄罗斯塔斯社8月15日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和俄驻美大使达尔奇耶夫已抵达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准备参加即将于北京时间16日凌晨进行的俄美元首峰会。拉夫罗夫15日接受俄媒记者采访时,拒绝对峰会可能取得的结果进行猜测。他强调,俄罗斯将在会谈期间表明自己对乌克兰问题的立场,同时提及美国总统特使维特科夫在访俄期间已做了很多工作。“我们不会提前预测任何事情,”拉夫罗夫表示,“我们知道我们有论据,我们的立场清晰明确。我们会在会谈期间把它们阐明出来。”拉夫罗夫补充说,在维特科夫访问俄罗斯期间,莫斯科和华盛顿“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他指出:“维特科夫代表特朗普总统行事。我们希望明天能够继续这场非常有益的对话。”
在乌克兰北部与俄罗斯毗邻的切尔尼戈夫州,俄军侦察系统发现一个大型在建指挥所,现场

在乌克兰北部与俄罗斯毗邻的切尔尼戈夫州,俄军侦察系统发现一个大型在建指挥所,现场

在乌克兰北部与俄罗斯毗邻的切尔尼戈夫州,俄军侦察系统发现一个大型在建指挥所,现场正在进行繁忙地施工。俄军动用4架具有AI目标识别功能的“天竺葵”攻击无人机,对这座在建的乌军指挥所实施连续性攻击。热成像视频镜头显示,四架白色小幽灵从不同方向飞扑目标,先后精准击中指挥所位置。已经初具规模的指挥所算是白忙了,都变成碎石了。
普京为了以防万一,临行前将俄罗斯交给了这4个人,真的太睿智了。说实话,普京敢

普京为了以防万一,临行前将俄罗斯交给了这4个人,真的太睿智了。说实话,普京敢

普京为了以防万一,临行前将俄罗斯交给了这4个人,真的太睿智了。说实话,普京敢带一半以上的俄罗斯高层去美国领土谈判,确实够胆量,虽然说美国对普京构不成威胁,但眼下俄罗斯正和乌克兰打仗,乌克兰内部或者欧洲内部,保不齐会有哪些组织或者个人做荒唐事,普京这次阿拉斯加之行,风险性非常高。所以,普京也很聪明,他在临行前,把自己的权力进行了下放,让这4个人留守俄罗斯。第一人:米舒斯京,此人是俄罗斯总理,按照俄罗斯法律规定,普京有什么意外,他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而且从他的行程来看,他此时应该在吉尔吉斯斯坦参加欧亚经济联盟有关会议,但他在中途就返回了莫斯科,很明显,他是回到莫斯科坐镇的。第二人: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这可是普京的心腹,曾经还担任过俄罗斯的总统,普京临走前,特意安排他协调联邦安全局、国民近卫军等强力部门,就是想给莫斯科一个安全保障,防止发生政变。第三人: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别看她是一位女士,但她在俄罗斯议会的影响力可不小,他自从2011年当选联邦委员会主席后,就一直连任到现在,是普京最忠实的朋友之一。第四人: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目前沃洛金正在朝鲜访问,并没有在莫斯科,普京之所以放权给他,可能就是怕莫斯科发生什么意外,所以让他在朝鲜,算是加了一道保险。从这4人的分工来看,即便有意外发生,俄罗斯也不会出乱子,普京确实太睿智了。
乌克兰开出了最新的谈判条件,乌克兰提出:1、先停火,然后交换领土。2、俄罗斯

乌克兰开出了最新的谈判条件,乌克兰提出:1、先停火,然后交换领土。2、俄罗斯

乌克兰开出了最新的谈判条件,乌克兰提出:1、先停火,然后交换领土。2、俄罗斯必须支付高达1万亿美元的赔偿金。3、乌克兰不受阻碍地加入北约和欧盟。4、不削减军队,不停止接受援助。5、不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6、所有儿童和战俘回归。这些条件,俄罗斯能答应吗?“先停火,然后交换领土”这第一条就已经很难达成。支付1万亿美元赔偿金更加不可能,俄罗斯的GDP才多少万亿?这是要俄罗斯承认战败赔款,而且是巨额赔款,俄罗斯怎么可能答应。加入北约更是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的原因之一,俄罗斯多次声称不会让乌克兰加入北约,但加入欧盟,因欧盟是经济组织,俄罗斯没有反对。第4条“不削减军队,不停止接受援助”,俄罗斯也不会答应,俄罗斯要乌克兰“去军事化”,把部队裁撤至“保留5万人的部队”,而乌克兰现有70-80万现役部队,乌克兰绝不肯削减军队以便俄罗斯的再次“军事行动”,但俄罗斯的“去军事化”目标也不太现实,除非彻底战胜乌克兰,才可能象二战后对日本那样进行“保留自卫队”。第5条“不解除不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也万万不能答应,因为俄罗斯现在被制裁得喘不过气来,不解除制裁还谈判什么呢?对于第6条,让战俘回归,可能可以商议,让所有儿童回归可能也不现实了,这些被俄罗斯带走的儿童已经成为俄罗斯新培养的“乌克兰人”,未来可能用这些新培养的“乌克兰人”回乌克兰进行各种活动,俄罗斯也不可能放回这些儿童了。所以,乌克兰提出的这些条件,可能也只有彻底打败俄罗斯才能实现,而俄罗斯的条件要实现,也只能彻底打败乌克兰。双方的条件都非常苛刻,能协商的共同点不多。大家对此怎么看呢?